浙江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成果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應用與共享,滿足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生產、處理、匯交、保管、提供、獲取、利用、銷毀以及質量監督管理,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鼓勵和支持測繪成果的開發利用,建立健全測繪成果的共享和交換制度以及運行機制。第四條 省測繪管理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全省依法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的接收、整理、保管以及提供省級基礎測繪成果的服務等具體工作,由省測繪資料檔案機構承擔。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市、縣(市、區)測繪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處理、匯交、保管、提供、獲取、利用、銷毀測繪成果,應當遵守有關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安全。第二章 質量管理第六條 測繪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測繪成果質量的監督管理。
測繪單位應當加強測繪成果質量管理,落實測繪成果質量檢驗、管理和責任制度,并對其完成的測繪成果質量負責。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家投資完成的測繪成果,還應當按規定經測繪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合格。
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測繪成果,不得提供使用。第七條 測繪單位完成的測繪成果應當符合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與標準。
測繪單位使用的測繪計量器具應當經法定計量器具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第八條 從事測繪質量檢驗業務的機構應當具有與其從事的測繪質量檢驗業務相適應的測繪資質。
從事測繪質量檢驗業務的機構向社會開展測繪質量檢驗服務的,還應當依法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計量認證合格。第三章 匯交與保管第九條 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投資的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在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3個月內向省測繪管理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省測繪管理部門可以委托市、縣(市、區)測繪管理部門接收本行政區域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
省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省測繪管理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市、縣(市、區)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省測繪管理部門委托的市、縣(市、區)測繪管理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非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省測繪管理部門或者其委托的測繪管理部門匯交測繪成果目錄及相關說明。
測繪成果的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第十條 應當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包括:
(一)等級以上天文測量、三角測量、水準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獲取的數據和圖件;
(二)以測繪為目的的航空攝影數據、影像等資料,以及獲取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
(三)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四)地籍圖測繪、房產圖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海洋測繪獲取的數據和圖件;
(五)工程測量中的控制網測量成果和地形圖;
(六)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和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地理信息數據及有關資料;
(七)城市及區域性地面沉降監測測繪成果資料;
(八)公開出版的地圖;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測繪成果資料。第十一條 接收測繪成果資料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在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時,出具匯交憑證。
市、縣(市、區)測繪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省測繪資料檔案機構移交測繪成果資料。具體辦法由省測繪管理部門制定。
省測繪管理部門應當每年編制全省測繪成果資料的目錄,實行動態更新,向社會公布。第十二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與中方合資、合作,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完成的測繪成果,中方部門或者單位在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時,應當將匯交情況向省測繪管理部門備案。
測繪資質管理有哪些原則:
測繪資質管理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的原則
(1)依法原則。按《測繪法》和《行政許可法》等規定執行。
(2)統一管理原則。避免多頭管理的危害。
(3)公開、透明原則
(4)公正、公平原則
(5)便民、高效原則
(6)救濟原則。在實施測繪資質審查時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申請人有權陳述、申辯,依法請求聽證、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等。
(7)誠實信用、依賴保護原則
(8)監督與責任原則。誰審批,誰監督,誰負責。
測繪成果驗收的原則科學規范
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服務,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基礎測繪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和管理的海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自治區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自治區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 *** 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加強基礎測繪和地理國情監測管理,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應用,推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推動軍民融合,維護國家 *** 、安全和利益。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保障測繪工作經費,將基礎測繪、地理國情監測、測繪地理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其管理維護經費列入本級 *** 預算。
對在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保護永久性測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保證測繪成果的合理利用,提高測繪工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測繪成果,是指在陸地、海洋和空間測繪完成的下列基礎測繪成果和專業測繪成果:
(一)天文測量、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的數據和圖件;
(二)航空和航天遙感測繪底片、磁帶;
(三)各種地圖(包括地形圖、普通地圖、地籍圖、海圖和其他有關的專題地圖等);
(四)工程測量數據和圖件;
(五)其他有關地理數據;
(六)與測繪成果直接有關的技術資料等。第三條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并負責組織全國基礎測繪成果及其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儲存和提供使用。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并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儲存和提供使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有關部門負責本部門專業測繪成果的管理工作。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部門測繪成果的管理工作。第四條 測繪成果應當實行科學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及時、準確、安全、方便地提供使用。第五條 測繪成果應當根據公開(公開使用、公開出版)和未公開(內部使用、保密)的不同性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第六條 基礎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商國家及軍隊保密主管部門決定后,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專業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由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管理部門確定,并報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密級不得低于原使用的地理底圖和其他基礎測繪成果的密級。
各部門、各單位使用保密測繪成果,必須按照國家保密法規進行管理。保密測繪成果確需公開使用的,必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解密處理。
保密測繪成果的銷毀,應當經測繪成果使用單位的縣級以上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嚴格進行登記、造冊和監銷,并向提供該成果的管理機構備案。第七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有關部門完成的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必須依照規定按年度分別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下列成果目錄或者副本:
(一)天文測量、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的數據和圖件的目錄及副本(一式一份);
(二)航空、航天遙感測繪底片和磁帶的目錄(一式一份);
(三)地形圖、普通地圖、地籍圖、海圖、其他重要專題地圖的目錄(一式一份);
(四)正式印制的各種地圖(一式兩份);
(五)有關重大工程測量的數據和圖件目錄(一式一份)。第八條 外國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 *** 或者其授權部門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及境外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單獨測繪或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合作測繪的成果,依據本規定進行管理。其成果的所有權屬分別為:
(一)外國人或者外國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合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測制的測繪成果,均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
(二)外國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合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測制的測繪成果,應當在不違反本規定的前提下,由雙方按合同規定分享;
(三)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測制的測繪成果,必須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全部測繪成果的副本或者復制件。第九條 需要使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基礎測繪成果的單位,必須持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公函,向該成果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辦理使用手續。
需要使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專業測繪成果的單位,按專業成果所屬部門規定的辦法執行。第十條 軍事部門需要使用 *** 部門測繪成果的,由總參謀部測繪主管部門或者大軍區、軍兵種測繪主管部門,通過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辦理。
*** 部門或者單位需要使用軍事部門測繪成果的,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通過總參謀部測繪主管部門或者大軍區、軍兵種測繪主管部門統一辦理。
陜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2021修正)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成果管理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的利用,滿足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生產、更新、匯交、保管、提供、利用、銷毀和質量管理,以及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測繪成果,是指通過測繪形成的數據、信息、圖件以及相關技術資料。測繪成果分為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
本條例所稱基礎測繪成果,是指公共財政投入并由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所形成的基礎性、公益性測繪成果。基礎測繪成果之外的為非基礎測繪成果。第四條 測繪成果實行無償匯交、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定期更新的原則。第五條 省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推動現代化省級測繪基準體系的建設與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及自然變化情況,對基礎測繪成果定期進行更新,并將基礎測繪及其成果更新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第六條 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其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測繪成果相關工作。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地理信息交換和共享工作的領導,完善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促進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測繪成果應用宣傳,普及測繪成果知識,提高測繪公共服務能力,鼓勵測繪成果社會化應用。
企業、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科研機構、測繪地理信息相關專業學術團體應當開展測繪成果應用宣傳、培訓、推廣活動,加強測繪人才培養。第二章 匯交與保管第九條 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資料的匯交工作。
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可以委托設區的市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下列測繪項目的測繪成果資料匯交工作:
(一)設區的市、縣級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測繪資質成果匯交原則;
(二)非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
設區的市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移送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第十條 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
非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第十一條 測繪成果屬于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屬于非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目錄。測繪成果的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
需要匯交的基礎測繪成果副本包括:
(一)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站,四等(D級)以上衛星定位測量、天文測量、三角(導線)測量、水準測量、重力測量等所獲取的數據、圖件;
(二)基礎航空攝影、遙感衛星和其他航天飛行器等獲取的對地觀測的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
(三)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產品;
(四)基礎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信息;
(五)地理國情普查及監測成果。
需要匯交的非基礎測繪成果目錄包括:
(一)工程測量成果目錄;
(二)地籍測繪成果目錄;
(三)房產測繪成果目錄;
(四)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成果目錄;
(五)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目錄;
(六)公開版地圖目錄。第十二條 測繪成果資料應當在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三個月內匯交。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收到測繪成果資料后,應當出具匯交憑證,并在十個工作日內,將其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有專人負責測繪成果資料的匯交和移交工作。
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匯交的具體辦法由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制定。第十三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依照檔案和消防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確保測繪成果安全,不得損毀、散失、 *** ,并對基礎測繪成果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
異地備份存放場所的建設由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湖北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提高測繪成果的使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保管、匯交、提供測繪成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測繪成果,包括下列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一)天文測量、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的數據和圖件;(二)航空和航天遙感測繪底片、磁帶;(三)各種地圖\(包括地形圖、普通地圖、地籍圖、行政區劃界線圖和其他有關的專題地圖等)及其數字化產品;(四)工程測量數據和圖件;(五)其他有關地理信息數據;(六)與測繪成果直接有關的技術資料等。第三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
市(州)、縣(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第四條 測繪單位應按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保密工作部門的規定,及時對測繪成果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第五條 測繪成果知識產權和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測繪成果所有者的合法權益。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應用的指導協調,建立和健全測繪成果共建共享機制。對在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第二章 測繪成果匯交第七條 公共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分別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州)、縣(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其他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項目出資人應當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第八條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匯交成果副本,非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匯交成果目錄。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要管理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下列基礎測繪成果:(一)國家三等、四等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建立、復測及維護的成果;(二)1:10000、1:5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測制和更新的成果;(三)省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更新的成果;(四)全省基礎航空攝影及遙感測繪項目的成果;(五)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人民 *** 認為應當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和組織實施的其他基礎測繪成果。
市(州)、縣(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要管理本行政區域內下列基礎測繪成果:(一)國家四等以下(不含四等)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建立、復測及維護的成果;(二)1:2000至1:5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相應數字化產品測制和更新的成果;(三)建立和更新本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成果;(四)上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管理和組織實施的其他基礎測繪成果。第九條 測繪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匯交測繪成果的目錄或副本,不得匯交經涂改、刪節的測繪成果副本。第十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合資、合作,經批準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應由中方合作部門或者單位分別向國家和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目錄或副本。第十一條 測繪單位匯交的測繪成果目錄或副本,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作為檔案資料保存,測繪成果接收和保管單位不得用于贏利。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對接收的測繪成果目錄和副本,應定期編制測繪成果目錄并向社會公布。第三章 測繪成果的保管第十二條 測繪單位接受委托所完成的測繪成果,其原始測繪資料和數據,可以由測繪單位保存,也可以由委托單位保存。測繪單位保存的測繪資料和數據,未經委托單位同意,不得復制、轉借、 *** 或出版。第十三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確保測繪成果資料的安全,并對基礎測繪成果資料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
測繪成果資料的存放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第十四條 未經原確定密級的單位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復制、 *** 或轉借保密測繪成果。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保密測繪成果者,必須按規定采取安全措施。
經批準復制、摘抄的保密測繪成果,須按原件密級管理。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