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2019修訂)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做好本市城鄉規劃工作,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和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全部為規劃區。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城鄉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監督檢查和相關城鄉建設活動。
本市城鄉規劃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細規劃,鄉、鎮域規劃,村莊規劃,特定地區規劃和專項規劃。第三條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城鄉規劃和建設應當依據城市戰略定位,體現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工作服務,為國家的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文化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的要求。第四條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本市建立以城市總體規劃為統領、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管控體系,統籌各級各類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實施遇有重大事項,應當依照相關規定經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審議,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第五條 本市城鄉規劃和建設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加強城鄉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加強精治、共治、法治,治理“大城市病”,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第六條 本市城鄉規劃和建設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注重減量集約,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劃定集中建設、限制建設和生態控制區域,實現全域空間管制,提升首都功能,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安全設施以及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第七條 本市城鄉規劃和建設應當尊重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強化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完善保護實施機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風貌,完善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第八條 城鄉規劃工作是各級人民 *** 的重要職責。市人民 *** 領導本市的城鄉規劃工作。區人民 *** 按照規定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工作。鄉鎮人民 *** 按照規定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相關城鄉規劃工作。街道辦事處在區人民 *** 的領導下配合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做好城鄉規劃管理的有關工作,參與轄區設施規劃編制、建設和驗收。
市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市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有關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市、區人民 *** 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城鄉規劃工作。市、區人民 *** 應當建立健全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第九條 本市應當創新治理模式,通過調控引導、行政許可、公共服務、聯動監管、實施評估等多種方式,提高城鄉規劃制定、實施和監督管理的效能。
本市鼓勵開展城鄉規劃科學研究,采用先進技術,增強城鄉規劃的科學性。第十條 本市應當加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文化遺產資源、各類設施和地理空間數據庫的建設;建立涵蓋規劃編制成果、建設工程審批、工程竣工驗收等內容的規劃國土空間數據庫,建立各有關主管部門之間,以及與中央和國家機關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保障城鄉規劃的科學制定、有效實施。第十一條 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經依法批準并公布的城鄉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城鄉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和監督檢查提出意見和建議,就涉及其利害關系的建設活動是否符合規劃要求向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查詢。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鄉鎮人民 *** (以下統稱執法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第十三條 本市應當完善規劃公眾參與機制,暢通多元主體參與規劃渠道。城鄉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和監督檢查應當向社會公開,充分聽取公眾意見。
本市應當完善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認真研究相關意見和建議,及時將研究處理情況向公眾反饋。
新辦規劃設計乙級資質需要什么條件?
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準:
1、有法人資格。
2、注冊資本金不少于50萬元人民幣。
3、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城鄉規劃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2人,具有高級 建筑師不少于1人、具有高級工程師不少于1人;具有城鄉規劃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5人,具有其他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10人。
4、注冊規劃師不少于4人。
5、具備符合業務要求的計算機圖形輸入輸出設備。
6、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場所,以及完善的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制度。
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可以在全國承擔下列業務:
1、鎮、20萬現狀人口以下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2、鎮、登記注冊所在地城市和100萬現狀人口以下城市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
3、詳細規劃的編制;
4、鄉、村莊規劃的編制;
5、建設工程項目規劃選址的可行性研究。
申請城鄉規劃編制乙級資質證書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申請表;
2、法人資格證明材料;
3、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術負責人的身份證明、任職文件、學歷證書、職稱證書等;
4、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明、執業資格證明、職稱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
5、完成城鄉規劃編制項目情況;
6、技術裝備和工作場所等證明材料;
7、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或者資料。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年齡應當在70歲以下,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60歲以上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不應超過2人,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年齡應當在60歲以下,高等院校的城鄉規劃編制單位中專職從事城鄉規劃編制的人員不得低于技術人員總數的70%。
保定三年大變樣規劃圖是具體怎樣的規劃的
太多了,發不完,就這點吧。
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
保定市人民 ***
2008.8
目 錄
第1章 總則 5
第2章 市域發展目標與戰略 6
第3章 城市性質與職能 9
第4章 城市規模與城鎮化水平 9
第5章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10
第1節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10
第2節 市域空間管制 13
第3節 市域綜合交通規劃 14
第4節 市域基礎設施規劃 19
第5節 旅游發展規劃 22
第6章 中心城區規劃 23
第1節 中心城區用地布局 23
第2節 中心城區空間管制 27
第3節 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 28
第4節 綠地系統與景觀風貌 33
第5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34
第6節 市政設施工程規劃 38
第7節 環境保護規劃 43
第8節 綜合防災工程規劃 45
第9節 近期建設規劃 50
第10節 遠景規劃設想 50
第7章 規劃實施建議 50
第8章 附則 52
附表1:中心城區現狀建設用地匯總表(2008) 53
附表2: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平衡表(2020年) 54
附表3:中心城區規劃道路一覽表 55
附表4:保定市域嚴格控制發展區一覽表 57
附表5:保定市2020年城區與縣城人口規模預測 單位:萬人 58
附表6:保定市縣城以外建制鎮職能類型分布 59
附表7:保定市區城市人口規模預測表 60
附表8:城市快速路 *** 節點立交設置統計表 60
附表9:停車場配建指標統計表 60
附表10:配建停車位統計表 61
附表11:分區域停車布局一覽表 61
附表12:公交站場規模一覽表 62
附表13:貨運中心一覽表 62
附表14:文物保護范圍一覽表 62
附表15:保定市市區環境噪聲標準 64
附表16:戶外允許噪聲級(dB) 65
附表17:市區河道治理標準表 65
附表18:規劃消防站一覽表 65
附錄19:建設部:關于同意調整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67
附錄20:河北省建設廳:關于保定市修編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 69
第1章 總則
第1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為適應新的發展需要,編制《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以更好地指導城市各項建設活動安排。
第2條 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3)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關于同意保定市調整城市總體規劃的復函》;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5)《河北省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辦法補充規定》;
(6)《河北省城鎮體系規劃(2004-2020年)》;
(7)國家、河北省及保定市的其它有關法規與技術規范;
(8)《保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第3條 規劃指導思想
(1)堅持區域一體化的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2)堅持在規劃中貫徹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思想,走中國特色的健康城鎮化道路;
(3)堅持尊重、保護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
(4)堅持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總目標。
第4條 規劃期限
近期:2008年~2010年
遠期:2011年~2020年
遠景:2020年以后
第5條 規劃區范圍
本期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規劃區范圍除延續上版規劃內容,包括市區312.3平方公里、白洋淀淀區366平方公里、西大洋水庫水源地保護區210平方公里之外,還增加徐水、滿城、清苑行政轄區,總面積為3127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內一切建設活動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第6條 規劃層次與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市域、城市規劃區和中心城區。
(1)市域
范圍:保定市市域行政區劃范圍,面積22109平方公里。
規劃內容: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2)城市規劃區
規劃范圍:包括市區,白洋淀淀區,西大洋水庫水源地保護區,一畝泉水源地保護區,徐水、滿城、清苑行政轄區,總面積為3127平方公里。
規劃內容:空間管制分區規劃。
(3)中心城區
規劃范圍:市區內城市建設用地17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規劃內容:中心城區規劃。
第2章 市域發展目標與戰略
第7條 定性目標
積極融入京津冀城市價值鏈體系,成為世界級城市密集地區——京津冀城鎮連綿帶的有機組成部分,建成華北內陸地區向沿海開放的橋頭堡,并繼續發揮生態屏障作用;京津冀都市圈中以承接京津項目擴散和科技成果轉化、以節能節水型企業為主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京津綠色農副產品加工供應基地;京南現代物流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北地區特色旅游休閑勝地。河北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具有明顯龍頭帶動作用的示范地區。
第8條 定量目標
以2005年保定地區生產總值1072億元為基數,設想保定宏觀經濟2006~2010年以12%、2011~2015年以10%、2016~2020年以8%的速度發展。屆時2010年保定地區生產總值為1889億元、2015年為3042億元、2020年為4470億元。2010年前第二產業增加值比例超過50%,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呈“三二一”型結構。
第9條 保定市域宏觀經濟發展戰略
(1)積極推進外向經濟,打破經濟發展桎梏。
(2)利用區位優勢條件,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3)立足自有基礎條件,積極主動謀劃發展。
(4)發揮緊湊型城市的優勢,制止城市無序蔓延。
(5)挖掘文化內涵,突出城市特色。
第10條 產業發展策略
保定市的產業發展應實施以工業經濟為核心動力,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的二元化新型工業道路。
第11條 宏觀經濟布局:兩片四區
第12條 (1)兩片——西部山地經濟片區和東部平原經濟片區。西部山地經濟片區包括淶水、易縣、阜平、唐縣、順平、淶源、曲陽7縣的山區部分。該片區以保護自然資源、涵養生態為重點、主要發展林果種植業和旅游業;東部平原經濟片區包括西部山區7縣的山前平原部分和保定市域除西部7縣以外的其它縣(市、區)部分,是工農業并舉的發展地帶,也是規劃期內保定市生產力布局的主要區域。
第13條 (2)四區:經濟發展的四個次區域:西部山區次區域—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區;中心城次區域—保定城鎮與經濟發展主體區(包括保定市區、徐水縣全部、清苑縣全部、安新縣全部、滿城與順平縣的平原部分);東北部次區域—承載京津輻射擴散區(包括涿州、高碑店、定興、容城、雄縣的全部和淶水、易縣的平原部分);東南部次區域—省會中心城市石家莊輻射影響區(包括定州、安國、望都、高陽、蠡縣、博野的全部和唐縣、曲陽的平原部分)。
第14條 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戰略。 面向北京天津,“工業立市”、“錯位發展”引導保定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以高科技企業和“規模經濟”企業參與較大地域范圍的產業分工與競爭、增加地方經濟總量、提高地方財政收入,以適用型、勞動密集型和地方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解決就業,提高農民收入。
第15條 統籌城鄉建設發展戰略。選擇副中心城市,以“一城三星”的組團式格局共同擔負起保定中心城市作用,協調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城的關系。保定城鎮應選擇有重點的非均衡發展道路,新農村建設重點落實到居住生活環境的改善上。
第16條 統籌城鄉交通發展戰略。加強東西向路網的建設,構筑以高速公路為主的市域快速路網,完善普通公路網,并提高其等級和路況。加強保定與山西、內蒙古等周邊地區之間、保定東西部地區之間、保定市域各級城鎮與中心城市之間、都市區各組團城市之間的聯系,構筑縱貫西部山區的南北向交通軸帶。
第17條 統籌城鄉生態環境建設戰略。保定市域范圍內用地的生態分區,按保護等級分為三個級別:生態環境一級保護區、生態環境二級保護區和生態環境三級保護區。
(1)生態環境一級保護區:主要包括山區生態保護區、濕地生態保護區,為生態環境各要素密集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需要保護的重點地區,執行嚴格的保護措施,禁止建設用地侵占。市域一級生態環境保護區占地比例達16%,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區以及白洋淀濕地區,還包括大型水庫區與重要河流水系及其緩沖區。
(2)生態環境二級保護區:主要包括生態廊道和山前生態緩沖區,為生態環境一級保護區的周邊緩沖地區,執行較嚴格的控制措施,限制建設用地的置換。該部分區域為生態影響較大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建設用地的性質和開發量在該區內應盡可能進行控制,盡可能做為環境保護和科學研究用地。該部分區域占地比例達37%,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前區,用地類型以林地、草地為主。
(3)生態環境三級保護區:主要包括建設用地和農田,是生態限制性因素較少的地區,在該區域內建設用地占地選擇條件相對寬松,比較適合建設發展。市域生態環境三級保護區占地比例達46%,主要集中在中部、東部的平原地區。
第3章 城市性質與職能
第18條 城市性質: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冀中地區中心城市。
第19條 城市主要職能
(1)京津冀都市連綿帶南翼的中心城市。
(2)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轉化基地。
(3)京南的區域性教育中心。
(4)商貿發達的市域中心城市。
(5)文化發達的宜居城市。
(6)京南交通樞紐、物流樞紐。
第4章 城市規模與城鎮化水平
第20條 保定市域總人口與城鎮化水平
近期2010年,保定市域總人口為11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50萬人,城鎮化水平為30%;
遠期2020年保定市域總人口為12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00萬人,城鎮化水平為40~50%。
第21條 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125萬人;
遠期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170萬人。
第22條 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13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4平方米;
遠期202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17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
第5章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第1節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第23條 城鎮空間結構
本次總規確定保定市域的城鎮發展軸為“一帶兩軸”結構:一條城鎮發展帶為由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規劃的京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用線以及規劃的京石高速公路復線共同構成的復合型城鎮發展帶。兩條城鎮發展軸由保津高速公路、保霸鐵路構成的發展軸,由省道定(州)蠡(縣)線接蠡(縣)高(陽)線構成的城鎮發展軸。一帶兩軸的城鎮空間結構是對保定市域宏觀經濟布局與市域城鎮發展戰略的落實。
第24條 城鎮等級結構
保定市域城鎮體系將形成四級等級結構:
之一級—市域中心城市:由“一城(保定城區)三星(滿城、清苑、徐水城區)”構成都市區組團式中心城市。
第二級—市域次中心城市:涿州城區與定州城區。
第三級—縣域中心城市:高碑店、安國城區及其它16縣的縣城。
第四級—建制鎮:縣城以外的其它建制鎮。
第25條 城鎮規模結構
2020年,保定中心城區將超過百萬人口,為特大型城市;涿州、定州、高碑店、徐水為或接近中等規模城市;安國城區和其它縣城鎮為小城市。建制鎮中高碑店的白溝和徐水縣的大王店發展潛力較大,人口規模可能會大一些,其它規模較大的建制鎮還有昝崗、留史、辛興、李親顧、清風店、靈山等。參見附表。
第26條 城鎮職能結構
(1)市域中心城市
大北京(或京津冀北)地區南部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制造業基地。其中:
中心城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重點發展教育、文化和高端服務業,以及科技含量與附加值較高的現代制造業。
徐水城區—以大中型機械制造企業為主的現代制造業基地。
清苑城區—以汽車及其零配件生產為主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分擔中心城區部分倉儲與物流配送功能。
滿城城區—分擔中心城區部分文教、居住功能,休閑、度假、旅游服務基地。
(2)市域次中心城市
涿州城區—北京衛星城,保定北部地區中心城市,京津輻射擴散項目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定州城區—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南部地區中心城市,以汽車、能源、煤化工等為主的產業基地。
(3)縣域中心城市
高碑店城區:縣域(縣級市市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安國城區:縣域(縣級市市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成藥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順平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農副產品加工和旅游服務為主的小城市。
淶源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區 *** 通樞紐,“涼城”旅游服務基地。
淶水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小城市。
易縣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輕工產品生產和旅游服務為主的小城市。
唐縣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小城市。
阜平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區 *** 通樞紐,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小城市。
曲陽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石雕加工業為特色的小城市。
定興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汽車及其零配件和輕工產品生產為主的小城市。
望都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小城市。
容城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服裝制造及流通為主的小城市。
雄縣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塑料包裝和印刷為主的小城市。
安新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旅游工藝品生產和旅游服務為主的小城市。
高陽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新興的紡織品生產及流通基地。
蠡縣縣城—縣域政治、文化中心,縣域棉、毛紡及皮革加工業服務中心。
博野縣城—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橡膠加工業為主的小城市。
(4)重點鎮
涿州松林店—以汽車零配件生產為主的小城鎮。
定州李親顧—以金屬拉絲為特色的小城鎮。
高碑店白溝—以箱包生產及小百貨集散為主的小城鎮。
徐水遂城—以釀酒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的小城鎮。
容城大河—以服裝制造業為主的小城鎮。
高陽龐口—以農機配件集散為主的小城鎮。
蠡縣辛興—以化纖及毛紡織生產為主的小城鎮。
雄縣咎崗—以塑膠制品生產為主的小城鎮。
定興固城—以制藥及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小城鎮。
阜平城南莊—以紅色旅游服務為主的小城鎮。
淶水三坡—以旅游服務為主的小城鎮。
安新三臺:以制鞋業為主的小城鎮。
保定市縣城以外建制鎮職能類型分布見附表。
如何辦理城鄉規劃編制乙級資質晉升甲級資質
關于怎么辦城鄉規劃編制乙級升甲級資質,→(謝しろ?бちll49ろち)這有眾多成功案例,以下為甲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準:
(一)有法人資格;
(二)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城鄉規劃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4人,具有其他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4人(建筑、道路交通、給排水專業各不少于1人);具有城鄉規劃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8人,具有其他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15人;
(三)注冊規劃師不少于10人;
(四)具備符合業務要求的計算機圖形輸入輸出設備及軟件;
(五)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場所,以及完善的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制度。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年齡應當在70歲以下,其中,甲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60歲以上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不應超過4人,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60歲以上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不應超過2人。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年齡應當在60歲以下。
高等院校的城鄉規劃編制單位中專職從事城鄉規劃編制的人員不得低于技術人員總數的70%。
甲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編制業務的范圍不受限制。
資質申請與審批
申請資質證書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一)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申請表;
(二)法人資格證明材料;
(三)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術負責人的身份的證明、任職文件、學歷、職稱等;
(四)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的證明、執業證明、職稱、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
(五)完成城鄉規劃編制項目情況;
(六)技術裝備和工作場所等證明材料;
(七)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或者資料
請問什么是"城市規劃編制"?
城市規劃編制是我國城市規劃中的一個過程。
我國城市規劃編制的完整過程由六個層次組成城鄉規劃編制情況統計表,包括城鄉規劃編制情況統計表:總體規劃階段和詳細規劃階段、城市總體規劃綱要、城市總體規劃(含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和中心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編制城市規劃的目的在于:在城市發展戰略和城市規劃中城鄉規劃編制情況統計表,所擬定的一定時期內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的發展所應達到的目的和指標。
擴展資料:
提升城市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2019年1月城鄉規劃編制情況統計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
趙龍表示城鄉規劃編制情況統計表,國土空間規劃明確把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相融合,同時形成一個平臺,即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國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同時,國土空間規劃將把國家安全戰略、區域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國家戰略,通過約束性指標和管控邊界逐級落實到最終的詳細規劃等實施性規劃上,保障國家重大戰略落實落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城市規劃編制
參考資料:中國經濟網—我國將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實施“多規合一” ..
城鄉規劃 行政法
結合點:公共利益、公眾參與、聽證制度
(2)討論2:關于規劃編制主體的資格
據了解,為 *** 對規劃設計單位進行行政許可找到法律依據,將原部頒行政條例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法律條文。需要討論的是:城鄉規劃編制屬于什么性質的工作?政策制定、立法、還是純粹的技術工作?用法律規定城鄉規劃的編制單位,其思維仍然將城鄉規劃的編制視為純粹的技術工作。城鄉規劃中有技術工作,但不是全部。規劃單位的資質要求只能限定在技術工作以內,不能擴展到立法和政策制定層面的工作。就技術工作本身而言,市場準入是否是 *** 管理的范疇值得商榷。設計人員和設計單位的資質認定和市場準入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工作,資質認定一般由行業協會負責,市場準入則由法律來規范。這種 *** 包辦一切的制度,弊端很大。
(3)討論3:城鄉規劃的修改
規劃修改屬于規劃制定過程的一個環節,新法將規劃修編調整為規劃修改,把因城市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自然調整規劃的過程和因主觀要求變化而引起的規劃修改混為一談是中國特殊的社會和政治環境造成的。新法將一個連續的、滾動的、整體的規劃制定過程,分割為制定和修改兩個法律過程,也是針對中國的特殊情況,就學理上分析,該內容應歸入城鄉規劃制定的章節。
《城鄉規劃法》對城鄉規劃修改實行“申請——批準”制度,城鄉規劃修改的事由、要求和過程見表2。
3、第三章 城鄉規劃的實施
(1)討論1:城鄉規劃的實施的主要內容和討論
《城鄉規劃法》沿用《城市規劃法》“城市規劃實施”章節名稱,這深刻反映了對規劃管理作用認識的不足。“三分規劃,七分管理”是對中國城鄉規劃建設經驗的總結。“實施”二字帶有強烈的計劃經濟特征:計劃經濟時期城市規劃即城市建設規劃。就城市建設活動過程來看,很自然分成兩個時間段即城市規劃的制定和城市規劃的實施。當前與此內容密切相關的稱之為城市規劃管理。實施是依照“藍圖”建設和檢查的行為,其作用類似施工隊的技術員。而管理則包括規劃方案的選擇與決策,以及對規劃的調整,是承擔獨立責任的領導人員。《城鄉規劃法》強調了規劃編制的成果對規劃實施的制約作用,壓縮了規劃管理的權力空間,降低了規劃管理應對不確定因素的調節能力,與城市規劃法實施以來城市規劃管理的巨大作用相背離。
(2)討論2:規范地方 *** 的建設行為
城鄉規劃的實施包括城鄉規劃管理和城鄉建設活動兩個方面,而城鄉建設主體分為 *** 部門和非 *** 部門,其中, *** 部門的建設活動對城市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城鄉規劃的違法現象也多出現在地方 *** 身上,比如大廣場、寬馬路以及各類脫離規劃控制的開發區等,這些現象既是近幾年城鄉建設客觀問題的反映,也是社會轉型時期中國城鄉規劃建設的特色問題。因此,為規范地方 *** 的建設行為,《城鄉規劃法》主要采取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之一,使用條文直接規定 *** 建設行為的要求,第二十八條規定 *** 實施城鄉規劃的基本原則,第二十九條規定 *** 的投資建設項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優先原則。第二,強調近期建設規劃是 *** 實施城鄉規劃的法定依據。近期建設規劃的實質是“行動規劃”,是 *** 統籌各部門進行城鄉建設的有效手段,這是切合中國發展實際的制度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