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系規劃編制探索——以杭州市為例
徐承華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一、城市水系規劃的背景及意義
自古以來,人類的文明與水共存。由于江、河、湖、溪、海具有取水之便、通航之利,濱水地帶往往從人類最初的棲憩之地發展成為現代城市商貿文化的密集之域。水是城市的命脈,河流蘊藏著城市的歷史。
城市水系具有提供水源、防洪排澇、接納污水、生態涵養、交通運輸、休閑游憩等諸多功能。水系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水系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水系是城市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資源和環境載體,水系關系到城市的生存,制約著城市的發展。
近年來,由于社會對于城市水系的重新認識與定位,一些城市陸續開展了城市水系規劃的編制與研究。由于各地編制的城市水系規劃基于編制部門和服務對象的多元性,規劃目的不盡相同,編制 *** 亦有差異,總體而言尚處于探索階段。
城市水系作為貼近人民生活并與之息息相關的資源,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彰顯城市形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生態環境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及 *** 部門逐漸認識到水系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顯著地位,認識到水系對城市的規劃建設意義重大,城市水系規劃的編制被提到議事日程。
編制城市水系規劃是用好水資源、建好水環境、推進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建設的要求,是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競爭力、適應社會經濟新階段的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因而,城市水系規劃應是城市規劃領域的重要規劃之一。編制城市水系規劃將是規劃師面臨的一項新的重要工作。
二、城市水系規劃的內容
城市水系規劃應以注重生態建設、引導環境改善、提升城市形象、服務社會經濟、構建人水和諧為目標。城市水系規劃應從單一的工程規劃走向統領水系保護和建設的綜合性規劃,體現城市水系的諸多功能要素。
基于對城市水系規劃的重新解讀,城市水系規劃著重涵蓋以下方面:
(一)合理水布局
城市依水而建,水與城的關系非常密切,水系空間的形態影響著城市總體空間結構。因此,水系 *** 應成為城市總體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持城市水系 *** 連通及形成連續水網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城市的河網布局結構,確定主次河道及水面,構建與城市空間結構相協調的城市水 *** 系統。
規劃應對現有的河道重新整合,對不合理的河道走向進行調整,提出需溝通及新增加的河道。使河道與規劃道路相協調,在河道走向布置上注意使寶貴的土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保障水安全
水安全是城市水系的前提,水安全包括飲用水源安全和防洪排澇安全。
城市水源安全是城市水系規劃的首要任務。水系規劃中應根據城市給水工程規劃提出城市水源的總體布局,明確備用水源,保證城市供水取水的水資源,保障飲用水源安全。對城市水源地盡量減少其他水體功能設置,避免對水源水質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防洪排澇保障城市安全是城市河道的主體功能。水系規劃中應根據城市防洪排澇規劃提出的布局,反映與水系有關的防洪排澇規劃工程措施,同時協調與其他工程設施的矛盾。
(三)改善水環境
水環境良好是實現人水和諧、持續發展的基礎,良好的水質是水系功能發揮的重要條件。如今,水污染已成為很多地方發展中的共性問題,由于水質下降而影響水系的正常及持續利用,并且污染河道的水質恢復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城市水系規劃中的水環境規劃應遵循“控源”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原則,從外源控制(截污納管、面源控制)、內源控制(底泥修復)、河道水源補給(配水、再生水、雨水利用)等方面提出河網水質治理對策。除傳統的排水規劃外,還應綜合運用生物治理技術,對污染源進行治理,輔之河道配水、復氧等措施,恢復河道自凈能力。在實施河道兩岸截污、河網配水前提下,采用水體修復技術(人工浮島、河道生物及移動式曝氣設施等)以改善河網水質。河岸應注重生態性,避免漿砌,提高透水性,形成地下水與河水的自然循環,為水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增加水體的自凈能力。
(四)建設水景觀
水景觀是城市自然景觀中更具特色的部分。水景觀規劃應形成“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城景交融”的獨具城市特色的景觀體系。應與城市水系相結合,展現多姿的水景觀;與城市功能區相結合,營造豐富多樣的水景觀;與城市綠地相結合,建立綠色 *** 體系;與城市文化相結合,塑造富有個性與地方特色的景觀體系。
通過河道景觀評價,確定河道景觀分類。將河道細分為重要景觀河道、次要景觀河道、一般景觀河道等,針對各類河道提出景觀規劃重點與設計引導。分別利用水體形態、河岸處理、沿河植被、濱河建筑界面、視線通廊、夜景燈光、景觀節點等設計元素,引導城區河道景觀的構筑。
在確定城市河道的平面線形時,應盡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彎曲,河道斷面收放有致,使城市河流重歸自然狀態。在景觀規劃中充分利用河道兩側控制的不少于15米的綠化帶,以此作為聯系城市各類公園綠地、廣場開放空間、生物物種遷徙的紐帶與通道,成為市民就近健身、游憩、休閑的場所。
(五)體現水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文化源遠流長,類型豐富多樣。水系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城市深厚的人文沉積和千年的文化傳承。通過對河道沿岸各種河道文明、歷史文化資源的梳理、挖掘、保護、開發河道沿岸古跡的內涵韻味,將無形的文化內涵,轉化為有形的物質形體,并結合現代文明,突出歷史文化特色,突出民俗文化、突出水文化的多元化,與時俱進創造新的水文化。
城市的許多文化都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如飲水文化、用水文化、治水文化、嬉水文化、求水文化、消水文化、探水文化以及與水相關的商貿文化、航運文化、橋文化、壩文化、河岸建筑文化等。每條河道都有其獨特的衍生文化,應通過對各種特色文化的綜合把握,提出河道文脈的總體空間架構,并運用多種文化載體,在水系中加以反映。
(六)發展水經濟
水經濟就是將城市水系的景觀、環境、工程等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如環境優美的河道帶來兩岸土地及房產價格的增值,開展水上旅游活動等。而水旅游則是發展水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
水系給城市帶來靈氣與活力,水是最不容缺失的旅游要素之一,水旅游能為城市旅游增添濃墨重彩。水旅游是水系和景點的緊密結合,河流的良好環境和沿岸的獨特風貌共同構成了精彩多姿、內涵豐富的旅游內容。開展水系旅游不僅能體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水旅游規劃需要和城市旅游事業規劃及其他的旅游資源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密切結合,協調發展,構建內通外聯的整體水上旅游 *** 。按照水旅游資源的分布狀況選擇具備一定旅游價值的河道,將單個景點景區串聯成鏈,以水路和陸路交通結合的方式,形成流暢的旅游線路。通過合理的游線組織和形式多樣的旅游活動開展,形成宏觀上具協調性、微觀上具異質性,適合不同需求的城市河道水旅游系統。
(七)有序水空間
人類與生俱來就具有親水性。依水而居、面水而樂的生活場景是人們向往的一種境界。隨著城市經濟基礎的逐漸雄厚,濱水地區的開發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建設中的熱點,甚至出現親水經濟的現象。
濱水空間是水系空間向城市建設陸地空間過渡的區域。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作為開展濱水公眾活動的場所來體現其公共性和共享性;二是通過水環境、綠化景觀、建筑景觀的交相輝映來展現和提升城市濱水空間形象;三是作為濱水生物通道和面源污染攔截場所來體現其生態性。
濱水空間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開放空間,應作為彰顯城市魅力的窗口,應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諧安康,應體現城市的公平,讓更多的人享用城市最美好的環境。
水系規劃對濱水地區開發提出規劃引導及框架性的城市設計指導。根據河道的特點及功能,控制兩岸綠線的最小寬度和常規寬度。在保證步行連貫性的同時,結合周邊土地開發形成豐富的河岸空間,在確保城市規劃確定的河道藍線、濱水綠線前提下,提出視線通廊、濱水界面等景觀空間要求。
三、杭州市水系規劃編制
基于以上分析,杭州市水系規劃編制著重水系總體布局、水安全、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濱水空間控制等內容。
(一)合理水布局
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濕地,又鄰東海,是一座“五水共導”的江南水鄉城市。市區內河道縱橫交織,湖塘星羅棋布,形成了特有的水系脈絡肌理。河湖水系養育了一方百姓,也使杭州成為鐘靈毓秀之地。
根據水資源和水系空間分布,從點、線、面三個層次,構架杭州市城區水系的空間總體結構為:江河為軸,湖溪為核,五片三級,互聯成網。
即以錢塘江和京杭運河構架城區水系空間發展的主軸線,以西湖、湘湖和西溪濕地為重要核心,按照河網水系的水位特征,將城區水系劃分為五大片區,即運河水系片、上塘河水系片、下沙片、上泗片和江南片。按照河道在安全、環境、文化、景觀、經濟、濱水空間等方面的權重,將城區河道分為主干河、次干河和支河等三個級別。注重“點線交匯、連片成網”的整體水系互聯方式(圖1)。
圖1 城區水系空間結構圖
(二)保障水安全
杭州市的飲用水源來自錢塘江和太湖流域的東苕溪。水系規劃中明確了城市水源取水口的位置,提出水源保護的要求,劃定了取水口上下游沿岸的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對其他有關水系的規劃應避免對取水口的不利影響。
杭州市的防洪主要是錢塘江的江河洪水。而市區澇水排泄方向主要是杭嘉湖東部平原和錢塘江。按照錢塘江及城區內部地形、地勢的排水條件,將城區范圍內的防洪排澇分區劃分為運河水系片、上塘河水系片、上泗片、下沙片、江南片等。確定了主干排澇河道及排澇泵站。
(三)改善水環境
杭州市的水系屬平原河網,流速極低,河流的自凈能力很弱。通過引入客水進入城區河道,增加流量對污染河水進行稀釋,亦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引配水工程以錢塘江作為城區河道的配水水源,形成“錢塘江(上游)—運河—上塘河—錢塘江(下游)”的河網水體循環系統,對上泗片和下沙片河道也引入錢塘江水源進行配水,同時通過錢塘江八堡泵站、七堡泵站等設施,盡快外排城區河水入錢塘江,減少污水進入杭嘉湖東部平原河網的可能性。
按照城市排水工程規劃對污水管道建設的要求,加強河道兩岸污水管道建設,攔截排入河道的污水,建設老城區的中河和東河污水重點截流區。明確將城西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再生利用到運河水系作為補給水源。利用天然水面建設三墩濕地公園、城西濕地公園、西塘河濕地公園等,對周邊的污水進行處理。建設老城區的中河和東河初期雨水重點治理區。建設慶隆片區重點生態河道修復區、城北公園重點生態河道修復區、丁橋重點河道生態修復區等。建設西溪濕地生態示范基地。
(四)建設水景觀
水景觀的布局結構為:“兩帶、三面、十一廊”。
兩帶:運河景觀帶、錢塘江景觀帶。
三面:西湖景觀面、西溪濕地景觀面、湘湖景觀面。
十一廊:確定對城市景觀產生重要影響的主次干河流景觀廊道。包括余杭塘河、上塘河、五里塘河、沿山河、西塘河、中河、貼沙河、和睦港、北塘河、五堡直河、官河等。
按照城區河道的不同類型,分為自然風光區段、人工環境區段、歷史風貌區段、商業辦公區段、文化教育區段、工業區段等,對居住區內的河道景觀以美化、綠化為主,強調游憩、休閑功能,營造優美寧靜的居住環境。對公建中心的河道強調開敞性、共享性,以水為特色營造城市公共開敞空間,結合城市廣場等開發空間,開展各種親水城市活動,如運河文化廣場、城北體育公園等。對歷史街區和古鎮的河道以保護與恢復原有功能為主,強調文化性、開放性,如長河歷史街區、西興歷史街區、三墩古鎮等。
(五)體現水文化
按照杭州河道的文化內容和載體,確定“一軸興五片,兩帶連四區,三塊風水地,六點特色顯”的杭州水系文脈總體空間架構。
一軸:即錢塘江現代文化發展軸,引導現代文明的潮流。
五片:結合近期重點建設區域確定的之江度假區、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火車東站、下沙副城五個現代文明片。
兩帶:即京杭運河和蕭紹運河兩條歷史文化帶,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傳承。
四區:四個文化資源聚集的歷史文化區,即主城老城區、蕭山老城區、半山歷史文化區、三墩歷史文化區。
三塊風水地:指西湖風景區、西溪濕地、湘湖旅游區等三個風水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杭城雅文化興盛的源泉。
六點:即六個水文化節點,指長河老街、西興老街、運河的拱宸橋西歷史文化街區、運河與小河交界處的小河直街這四個以清末民初杭州城市風貌為特色的文化節點,沿山河與五常河交界處的一個反映歷代杭州城市風貌的留下歷史地段文化節點,備塘河的一個以民國時期杭州城市風貌為特色的筧橋近代文化節點。
(六)發展水經濟
“東方休閑之都,人間幸福天堂”(Waterside,Heaven site)是杭州旅游城市品牌理念的口號,其中“Waterside”強調了水的重要地位,“Heaven site”則體現了優質感受。在結合杭州旅游總體定位基礎上,突出“水”在營造濱水天堂中的決定性作用,樹立充滿號召力和競爭力的水旅游形象。
規劃充分挖掘水旅游資源,從較為狹窄的西湖、西溪、運河、錢塘江等水旅游重點向外延伸,由點及面地帶動整個水系旅游資源的充分利用,形成流暢的水旅游 *** ,使杭州不僅有“水”的資源,更有“水”的旅游產品,使“水”成為旅游者對杭州城市的之一感知。
圍繞西湖、西溪濕地、運河、錢塘江、湘湖等五大水旅游點,構筑以西湖為水旅游發展中心、以京杭運河和錢塘江為雙軸、以西湖風景名勝區和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及湘湖休閑商務旅游區為三片的水旅游空間發展結構。塑造生態水都、人文水都、繁榮水都、生活水都的理念,提出四個可分可合的游覽主題:自然體驗游、歷史人文游、都會時尚游、水鄉風情游等。
規劃中提出的余杭塘河旅游線路、運河旅游線路、上塘河旅游線路已作為杭州市的三條水上黃金旅游線路于2008年國慶節推出。沿途可將西溪濕地的清麗細致、余杭塘河的漕運文化、上塘河的田園風光、京杭運河的古老文明、錢塘江的大氣壯闊等悉數體驗。
(七)有序水空間
水系規劃提出濱水空間規劃引導。包括通則、一般規定、開發控制、開發引導等部分。其中一般規定包括功能要素、生態要素、景觀空間要求、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利用、交通通路等。
在水域控制線外控制一定寬度的濱水綠化帶,濱水綠化帶的范圍通過劃定濱水綠化控制線界定。濱水綠化控制線范圍內宜布置為公共綠地,綠化應有足夠的公共性和連續性,并結合濱水綠化控制線布置濱水游憩道路。
濱水區規劃布局應保持一定的空間開敞度。因地制宜控制通往岸線的交通、綠化及視線通廊,通廊的寬度宜大于20米。濱水區每隔200~250米應設置可直達水邊的公共通道。與河道平行設置的道路與河道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濱水空間的環境需要。
在濱水綠化帶外控制一定區域作為濱水建筑控制區。濱水建筑控制線與濱水綠化控制線之間應有足夠的距離。濱水建筑控制區規劃布局應充分考慮水體自然特征、天際輪廓線、觀水視線以及建筑布局對濱水景觀的影響,應有利于濱水空間景觀的塑造。
四、結語與思考
城市水系規劃應通過“合理水布局、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建設水景觀、體現水文化、發展水經濟、有序水空間”等規劃目標的定位,實現城市水系“水清、流暢、岸綠、景美、宜居、繁榮”的總目標。
城市水系規劃涉及水文、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市政工程等諸多領域,是自然系統、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共同耦合的結果。城市水系規劃應從單一的工程規劃走向統領水系保護和建設的綜合性規劃,將各專業從不同角度完成的規劃進行有機銜接,對涉及水系的基礎設施進行協調,避免沖突和矛盾,使各專業規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體現規劃的整體性、安全性、歷史性、協調性和綜合性。
城市的水系規劃編制,宜分為兩階段,之一階段是城市水系規劃,相當于總體規劃階段;第二階段是單條河道的規劃,相當于詳細規劃階段。在城市水系規劃的框架下,再編制單條河道的規劃,將城市水系規劃中的有關理念及方案予以具體落實。
應通過各地城市水系規劃的實踐,建立城市水系規劃的技術體系及標準體系,制定適用于城市水系規劃的編制辦法及技術導則,為城市水系規劃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填補國家在城市水系規劃理論方面的空白。
參加本項目的還有湯海孺、高群、毛斌、馮一軍、蔣江峰、桂明、楊毅棟、丁小平、黃文柳、陳瑋瑋、龍彥等。
城鄉規劃專業課程有哪些 主要學什么
城鄉規劃專業課程有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理論與城市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區域規劃等。
城鄉規劃專業主要學什么
主要學習建筑學基礎課程,包括相關美術課程、平面與立體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以及建筑設計概論、建筑構造、建筑史、中外城市發展史等課程。
此外,還有城市規劃原理、環境景觀設計原理、居住區規劃與環境設計、城市規劃的社會調研 *** ,乃至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區域經濟與區域規劃等課程。
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1.各級規劃管理部門。如在發改委、建設局、規劃局、國土局、園林局等從事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及城鄉規劃管理等工作。
2.各級規劃設計院。如在城市規劃院、建筑設計院、風景園林設計院等單位從事城市規劃設計、鄉村規劃設計、區域項目規劃設計及研究等工作。
3.在建筑規劃設計公司、房地產企業、規劃開發咨詢機構,從事項目規劃設計、房地產籌劃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咨詢和研究工作。
當然,還有很多畢業生選擇繼續報考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或出國深造。這里要提醒的是,我國城市規劃編制單位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將其資質劃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分別規定了各等級單位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范圍,不得越級編制規劃,以保障城市規劃編制的質量。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的規模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不同規模和級別的研究所、設計院,能學到的東西相差很多,薪金、待遇也是有差別的。
城鄉規劃這個行業就業前景如何?
較為樂觀,具體如下:
一個城市能否規劃得當,關系著城市的發展與穩定布局。看著很多城市出現“千城一面”的悲劇,這就凸顯了城鄉規劃的重要性。
單從就業率上來看,可以說找工作是一年比一年簡單了。師兄師姐們在畢業后找的工作以設計為主,畢竟“規劃”離不開“設計”。設計規劃的工作主要是在規劃設計院、設計公司、房地產行業或規劃局。
與專業稍偏一些的工作則是在建筑、土木行業。剛入職的薪酬雖然不高,但工資漲幅還是蠻大的,積累經驗、升職加薪后年薪達到20W+的大有人在。
而那些抱怨工作不好找的人,或許是只盯著那些起薪高的、地點又在大城市的工作。放開眼界,小城市或起薪低未必沒有好前途。
另外說一下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對口方向一:規劃編制部門
規劃設計院是很多師兄師姐選擇工作的主要方向。不管名字是規劃設計院,還是規劃設計研究院,這類單位都是屬于編制部門。
主要職責是編制經法定程序批準后可以操作的城市規劃成果,因此主要角色是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規劃設計院不僅要實施國家和 *** 的政策,而且成果將通過程序轉化為 *** 的政策或作為 *** 管理的依據。
作為規劃設計院的城市規劃師不是規劃的決策者,而是為規劃局提供咨詢和參謀。因此專業的技術要求是必須的,還要強調專業技術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才能使最終決策具有科學性。
對口方向二:私人機構
私人機構,主要是指類似于房地產開發、投資等企業。相比規劃設計院,他們做的城市規劃工作更追求利潤。
在私人機構,他們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術與 *** 部門、規劃設計院或咨詢機構的城市規劃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擔當起公共和個人關系的橋梁。在兼顧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從自己企業的角度出發,更大程度的維護企業的利益。比如在新建住宅小區附近,既要發展商業、也要大面積綠化,建設公園、廣場等基礎設施。
城市規劃師 *** 的問題
關于城市規劃師 *** 的問題
導語:城市規劃成為 *** 在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領域的公共政策,其重點正在從工程技術轉向公共政策,城市規劃師在城市發展問題上的話語權逐步增大。城市規劃社會功能的演變必然深刻地影響其職業的社會角色,并導致規劃師的角色分化。中國規劃師的社會角色分為兩類: *** 規劃師和執業規劃師,社會角色的差異必然導致其知識結構和職業素養不同。但是,一方面規劃師整日忙于完成設計任務,另一方面城市規劃的政策性內容正在被各相關部門肢解,城市規劃有被日益工具化的危險。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規劃教育并沒有培養出適應規劃職業發展要求的人才。
注冊城市規劃師 *** 分三大類
一、注冊 *** 部門的規劃師 ***
據了解, *** 部門的規劃 *** 是擔當著兩方面的職責,一方面是作為 *** 公務員所擔當的行政管理職責,是國家和 *** 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執行者,另一方面擔當了城市規劃領域的專業技術管理職責,是城市規劃領域和運用城市規劃對各類建設行為進行管理的管理者。他們是行政管理體系與城市規劃專業技術之間的橋梁,有的更是專業技術領域的行政決策者。 *** 部門的城市規劃師是城市規劃領域中貫徹執行國家和 *** 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核心,同時也是保證城市規劃技術合理性的中堅,是城市規劃實施和發揮作用的關鍵。
二、注冊編制部門的規劃師 ***
城市規劃編制部門城市規劃師 *** 的主要職責是編制經法定程序批準后可以操作的城市規劃成果,因此期主要角色是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但顯然,城市規劃作為 *** 行為,并且具有公共政策的`屬性,因此城市規劃的編制具有極強的政治性,不僅要實施國家和 *** 的政策,而且其編制成果也將通過法定的程序轉化為 *** 的政策和作為 *** 管理的一句,因此具有極強的 *** 行為特征。這是規劃編制機構與其他咨詢機構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城市規劃編制部門的城市規劃師區別于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或專家的重要方面。但也應該看到,作為規劃編制部門的城市 *** 規劃師終究不是決策者,而是為決策者提供咨詢和參謀,因此必須堅持專業技術的要求,強調專業技術上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使最終的決策能夠建立的科學的基礎之上。
三、注冊研究和咨詢機構的規劃師 ***
研究和咨詢機構的城市規劃師,從事著與城市規劃相關的研究和咨詢工作。這種研究和咨詢工作于規劃編制機構的主要區別在于,其主要不是編制法定的城市規劃,其完成的研究和咨詢成果并不會直接作為法定的政策和文件而得到執行。因此,在相當程度,研究與咨詢機構的規劃師是以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的身份為主,工作的重點也在在于提出合理的建議和進行技術儲備。
與前兩種注冊規劃師 *** 相比,研究和咨詢機構的城市規劃師在工作內容上更少受到現實和實施具體問題的制約,更具有對現實批判性和對合理性的追求,因此也就更具有社會改革的動力和熱情。研究和咨詢機構的城市規劃師可能為不同社會利益代言,其所代言的往往是受人所托,二并不完全是自身機構的。他們通過對社會利益的代言而參與到社會利益的協調過程中,并發揮相應的作用。
城市規劃師 *** 證書管理怎么進行
眾所周知,所謂城市規劃師是指通過相關考試后獲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并具備相關技術的人員,像其他證書一樣都可以選擇 *** ,那么城市規劃師 *** 證書管理怎么進行呢,我們一起來探討。
據了解在 *** 注冊過程中,證書的管理一般分為三個方面,分別為初始注冊、延續注冊及變更注冊,城市規劃師與經濟師 *** 等都一樣。
初始注冊:
一般而言,在我們通過相關執業資格考試后,并取得相關合格的的證書,自身沒什么違法違紀行為,身體也沒什么大的毛病,對參加工作沒有任何影響。這個時候就需要自身所在單位批準,并由自己申請進行注冊登記管理,這周期跟建造師都一樣,都是三年
延續注冊:
而延續一般是指城市規劃師 *** 注冊3年結束后,假如還是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需要申請延續注冊登記,這個需要我們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因為什么原因忘記,不然影響是很大的。
變更注冊:
所謂變更注冊就是我們城市規劃師在相關期間內因為退休了或者想到其他別的單位了,或者單位改制什么的,重大的工作調動什么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改變原來的注冊登記,進行變更注冊重新登記。
當然,這三個注冊都是循序漸進的,不能夠越級或者搗亂順序,我們在實踐的操作中也需要大大注意相關方面。
;
邯鄲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待遇怎么樣?
應該是邯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直屬的事業單位吧。
具體情況,您可以給邯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打個 *** ,直接咨詢一下。0310-8090181
評論已關閉!